出國留學資料庫
輸入機構(gòu)/課程/服務(wù)名稱

EA和ED的區(qū)別

原創(chuàng)2023-04-17 10:18:00
# 出國留學 # EA # ED


大家好,我是教育寶風清老師。

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EA和ED的區(qū)別。

一、什么是EA/ED?

1. ED(early decision):提前決定錄取。ED具有唯 一性,申請ED的同學會與學校產(chǎn)生捆綁承諾,學校要求申請人只能申請一所ED學校,如果獲得學校offer就一定要去。

開設(shè)ED的綜合大學有:Columbia,Duke,Penn,JHU,WUSTL,Dartmouth,Cornell,Brown,UVA,Emory,Rice,Northwestern,CMU,Tufts,Wake Forest U,Rochester,Brandeis,William and Mary,NYU,Lehigh,Case Western,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,Tulane等。

還有不少學校的ED有兩個階段:ED1和ED2。如果在ED1中被拒,學生還可以申請其他學校的ED2。

開設(shè)ED2的綜合大學有Chicago,Emory,Brandeis,NYU,Vanderbilt,Case Western,Tufts,RPI,Lehigh,WUSTL,Boston U等。

2. EA(early action):Early Action(提前行動),EA申請不受學校任何條件的約束,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。即使被EA申 請的大學錄 取,也可以選擇去或者不去。EA根據(jù)限制的不同分為三種方式:

1)EA (Non-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非限制提前行動),簡稱 EA。當你EA拿到學校Offer的時候可以選擇去或不去這所大學。

申請截止日期:11月1日

答復學校的日期:5月1日

2)REA(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限制提前行動),REA的申請者也可以同時申請任何公立學院/大學或外國大學,但不能申請其他私立大學的EA和ED計劃。

開設(shè)REA的學校有:Harvard,Princeton,Stanford,Notre Dame,Georgetown。

3)SCEA(Single-Choice EA單選提前行動),申請SCEA,那么只能申請一所學校,而且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的EA和ED。但你依然可以采取如下的申請方式申請其他高校:

可以申請任何大學的非約束性滾動錄取計劃;可以申請另一所大學的ED2計劃,但前提是錄取通知發(fā)生在1月1日之后;可以申請另一所大學的EA2計劃;可以隨時向美國境外的任何機構(gòu)申請。

二、什么情況下適合EA/ED?

提前申請也是有利有弊的,除了優(yōu)勢之外,也有一些限制:主要是時間的安排上。

1.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學校,那么你不要選擇提前申請,尤其是ED;

2.如果你希望獲得幾個錄取和獎學金的結(jié)果,不要選擇提前申請;

3.如果在高三開學以后的10月底的時候,你的TOEFL和SAT成 績還不理想,你不要選擇提前申請;

三、EA和ED的區(qū)別和優(yōu)劣勢

1.ED和EA相當于國內(nèi)高考的提前錄取,適用對象都以申請美國排名前五十的大學學生為主。

2.ED只能申請一所學校,但是錄 取率比EA要高一些;EA可以申請多所。

3.ED和 EA申請本科一般在12月中旬就知道錄取結(jié)果,萬一沒被錄取也不耽誤繼續(xù)申請RD。


*教育寶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?zhí)崆奥?lián)系,經(jīng)允許后注明出處方可轉(zhuǎn)載。

查看剩余內(nèi)容
loading
Hi,我是教育寶平臺顧問 添加我的微信,在查找或下載資料時,有任何問題,我會隨時為您解決~
loading
掃描二維碼 添加顧問微信

點贊

收藏

資深學習規(guī)劃師,免費幫您答疑解惑,定制學習方案
限時免費咨詢
喜歡此內(nèi)容的人還喜歡
  1. 盡量去參與申請留學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    攻略
    # 出國留學 # 留學中介 # 中介選擇
  2. 原創(chuàng)
    美國高考ACT解析
    ACT是美國大學入學考試,也稱美國高考。
    科普
    # 留學 # 美國高考 # ACT
  3. 我們一起聊聊三大語言考試之間的區(qū)別。
    攻略
    # 出國留學 # 語言考試
相關(guān)服務(wù) 更多
教育寶出國留學頻道
教育寶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專業(yè)的出國留學學習平臺,為出國留學學員、教育機構(gòu)、從業(yè)者和上下游搭建連接、互動、交流和賦能平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