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一規(guī)劃咨詢資料庫
輸入機構/課程/服務名稱

2021-2022年河北滄州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
2024-06-06 11:49:53
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
2021-2022年河北滄州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
一、現代文閱讀(35分)

(一)現代文閱讀Ⅰ(本題共5小題,19分)

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題。

材料一:

“良知”的發(fā)現是一個具有文明史意義的事件,它是中國文明突破了某種歷史和精神困局的結果?!傲贾钡陌l(fā)現,是在“個體有限性”的現代精神基礎上,重建中國傳統(tǒng)價值原理的努力。

“良知”是可以生天生地的。這個能夠生天生地的良知,當然不能簡單用情感來描述了,它其實是對人的精神存在的一種表達。所謂“良知”可以生天生地,是從一種存在感應的意義上來講的,當個體與世界處于一種存在的感應關系之際,個體與世界之間便相依相賴。只有建立起“良知”作為存在感應的意義,良知在情感意義上的價值感應才是可能的。作為存在的感應,是“無”和“有”之間的感應關系,不是在我們的世界當中、在我們情感之間的價值感應,而是在一個更高層次上,是我們與世界之間的存在的感應關系,個體與世界通過存在的感應而具有了同體性,這就是“天地萬物一體之仁”的本體論基礎。

由此可見,陽明的主體性哲學不是西方式的主體建構方式,不是從“我就是我”的自我同一性出發(fā)建構“我思故我在”的“我”?!傲贾钡闹黧w其實是容納了整個世界的,是通過存在的感應不斷創(chuàng)生著的主體,它不是個人主義主體的起點,不是西方近代哲學意義上的主體,它是中國文明的價值原理在一個現代個體身上的展現,它充滿了情義,充滿了對世界感應的情感,是魯迅所說“無窮的遠方、無窮的人們都與我有關”意義上的主體。

我們有無可能設想一種以“良知”為基礎的社會?陽明晚年在《拔本塞源論》里提出了他的社會理想,這種理想是在《禮運·大同篇》、朱子《大學章句》序的基礎之上引申發(fā)揮而來,在“良知”的基礎之上,更深刻也更全面地表達了傳統(tǒng)中國的社會理想。這種社會理想首先是在“德”與“才”之間加以區(qū)別,“良知”的發(fā)現就是把德性看成是與人的有限性相伴隨的能力,這種能力不分階層,是人人平等具有的能力。德性的平等,不是抽象的平等主義,而是個體相對之際彼此尊重意義上的“對等”——即使你的良知沒有展現出來,我也深信你有良知。當然,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能力大小的差別,但差別反而是合作互助的前提,社會的構成是“同心一德,集謀并力”的結果。這是陽明學一個深入人心的觀點,而且是導引中國社會發(fā)展的一個基本價值方向。德性得到尊重,才是個體真正得到尊重,能夠尊重德性的社會才是好社會,一個好社會應該是能夠激發(fā)人的“向上一機”的,這是深入中國人心的社會理想。

因而,我們說“良知”的發(fā)現不僅是王陽明個人思想的意義,而且是具有文明史的意義;它所揭示的社會理想,也是中華文明面向世界的新的自我創(chuàng)造。

(摘編自張志強《“良知”的發(fā)現是具有文明史意義的事件》)

......

完整內容請點擊下方鏈接下載!

查看剩余內容

文件(共包含1個)

文件名 操作

2021-2022年河北滄州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.doc

共54.500 KB 1930人下載
loading
Hi,我是教育寶平臺顧問 添加我的微信,在查找或下載資料時,有任何問題,我會隨時為您解決~
loading
掃描二維碼 添加顧問微信

點贊

收藏

資深學習規(guī)劃師,免費幫您答疑解惑,定制學習方案
限時免費咨詢
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
  1. 2022-2023年河北張家口高一英語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    下載
    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  2. 2022-2023年河北邢臺高一英語下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    下載
    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  3. 2022-2023年河北唐山高一英語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    下載
    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  4. 2021-2022年河北保定市定州市高一數學上學期期中試卷
    下載
    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  5. 2021-2022年河北保定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    下載
    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  6. 2021-2022年河北保定高一英語下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
    下載
    # 升學規(guī)劃與輔導 # 高一規(guī)劃與輔導
教育寶升學頻道
教育寶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專業(yè)的升學學習平臺,為升學學員、教育機構、從業(yè)者和上下游搭建連接、互動、交流和賦能平臺。